新安热线摘 中式装修其基本目的是“营造空间”,就是在建筑空间的基础上,对室内空间的再塑造,从使用功能本体出发,到人自身感性的需要,营造适宜人居住的环境空间。
在中国自岩画之后,出现了毛笔,这是柔韧、浑圆而前端为尖状的笔峰,西方的鹅毛笔则是坚硬呈扁平状。东方人的形象思维,更注重感受事物的变化和运动,其充分发挥象形文字魅力的书法,以线的流动感、音乐感、节奏感、力度、浓淡、干湿、抑扬顿挫等等,传达对物体微妙的深切的心理感受。中国画的基础是“白描”,而西方则正相反,西方的绘画忽略线的存在,认为物体是由面组成的。他们的绘画基础是“素描”,用以塑造体积,三维光影透视,科学的写真、写实,理性为主的思维,用扁笔将颜色“摆”上去,而不是勾勒上去的。“线”的审美,意寓着流动感极强的音乐美,传递着气韵生动的感悟。贯穿着“线”思维的中国绘画建筑等艺术作品,展示的空间是流动的空间,或运动着的时与空。
尽管中国古典建筑与装修恪守“对称”、“庄重”,但如蛇似龙飞舞的长城,绵延万里,相互交错,在群山峻岭之巅,跳动着永恒的旋律,展示着天地间最壮观的时空流动,气势磅礴,这就是中国人“营造空间”的大手笔。它的音符恰似由两具峰火台中一段城墙的组合,其格局是在严格对称之中求变化,使你感受到环境的和谐,体会着趣味盎然,空间的畅通,带给你的明快,变换未穷尽,又深远磅礴的感觉。中华民族的室内设计也是沿着这一规律在发展,这就要在潜移默化之中,延续和发扬我们祖先的艺术观、审美观。
对先贤们留下的遗产有了深切的感悟和领会,我们才会发现祖先留下的营造空间的手段和方法是如此的丰富和精深,我们仅取其中之一少部分,善加运用,就能受益匪浅。
自明入清,家具造型或简洁优美,或富丽华贵,并且同房屋结构、装修组件和字画陈设等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除固定的隔断和隔扇外,还使用可移动的屏风和半开敞的罩、博古架等与家具相结合,对于组织室内空间起着增加层次和深度的作用,宫殿与许多重要建筑还使用了天花和藻井,与之对照的是一般民居的室内处理与家具布置比较朴素、自由,符合实用和经济原则。
传统装修对于室内空间基面的处理,为突出重点,常抬高局部基面,增加地面层次,以及利用不同的基面质地和色彩来产生变化。如故宫太和殿的高台基,养心殿的地平台等。另外,传统装修对柱础的装饰很注重,尤其南方常以精致雕刻来美化。
顶面是室内空间的顶部界面,建筑上称顶棚或天棚,传统装修常用“藻井”、“天花”处理。藻井多安装在庄严雄伟的帝王宝座或神圣肃穆的佛像上方,是天花中央的一种“弯然高起,如伞如盖的特殊装饰”。大体由下层方井、中层八角井、上层圆井三层组成,地方天圆,八角归圆,一层层的上升、雕饰,圆井最上面的盖板再雕倒垂龙头,口悬宝珠,这样华丽的藻井,具有非常强的装饰效果。天花是常用的室内顶部装修,有保暖、防尘、限制室内高度及装饰作用,明清时期的天花分为井口天花、海墁天花。由建筑材料组成天花龙骨,糊纸、彩画成各种天花图案,考究的天花会做精美的雕刻。
垂直面指室内空间的墙面,是人们视野中最活跃的部分,不仅能限定空间的形体,而且会给人以强烈的围合空间感,常用隔扇、花窗、花罩、楣子、雀替、腰栏和斗拱等装饰墙面。常用落地罩、天弯罩、活动隔扇等,起分割空间的作用,以景借景,相连而又有分隔,可以在变换角度中观察空间变化,移步换景,趣味盎然。
李书邦先生说:“设计思路就是搞好‘切换’”。对我启发很大,“切换”就是寻求切入点,古为今用,将传统的设计变换为我们当代的中式装修风格。
明清两代的《营造法式》明确规定了逐级向下,从帝王到平民的营造规范,作为权力地位的象征,等级界限森严。我们现在没有这些观念的限制,传统的设计素材都可供我们使用,还有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现在的室内环境还有很多新的需求:灯光、通风、采暖等等。在中式装修设计中需要克服陈旧感,求神似,求风格,不是照搬传统做法,关键是求变,变可以简化、重点突出,变可以是新材料的运用,变也可以是色彩上的明快处理。
室内设计不会有不变的模式,但有不变的基础,这个基础可以理解为一种设计风格。在中式装修的风格中,“流动的音乐美”就是我们要把握的传统的魅力和神韵。
“营造空间”不是构建、堆砌和简单的重复。比如故宫,就像一首恢宏壮丽的交响乐一样,既有太和殿的庄严肃穆,用木雕地台和藻井,造成君臣在殿内的空间中的悬殊位置;也有储秀宫暖阁的美不胜收,一边是落地罩,一边是栏杆罩,把室内分做三间,而又似隔非隔;还有皇家园林,以透窗借景造景,松柏假山,荫翳蔽日,曲径通幽。似乎是自然而非刻意之间,创造出专一的、独特的空间氛围。造景,贴近居住者的主观感受,取法自然又胜于自然,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个性空间,才能化境。这是传统美学和实用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在中式装修设计的“切入”与“变换”之中,我们可以谱写出时代的华美乐章。
五千余年的文化积淀,为建筑和室内装修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民族装饰语汇,筑成了一个完美而完整的体系。这是自古至今,对空间美的不断发掘和再造。中国的建筑从一开始就理性的发掘了“空间”的需求。空间是由界面围合而成,在室内就是基面、垂直面和顶面,通过对这三个界面的处理,使室内空间环境产生变化。传统的装修,既能使室内空间丰富多彩、层次分明,又能使空间富于变化,重点突出。对于空间的运用和建造,贯穿着我们祖先对“线”的意识及所形成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