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近日万科董事长王石与美国铁狮门正式签约,宣布进军美国旧金山,合作开发一个公寓项目,与此同时,中海地产董事局主席孔庆平也透露了其在英国伦敦的写字楼项目。一时间,房企海外投资成为了热门话题。但是笔者认为,房企海外投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通过海外的开发为新的项目融资。
近年来房企走出去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全球经济不景气,令不少国家为吸引外资,对国外房企开启诸多优惠政策。此前,万通控股、SOHO中国、中坤集团、碧桂园、绿地集团、万科、中航地产、首创等都已涉足海外地产。这一囊括了民企、央企的“出海名单”,显示出中国房企“走出去”渐有扩大之势。
但是在笔者看来房企走出去并不是为了简单卖房赚钱,其实在海外由国内开发商操盘的项目大多数的购买者全为国内投资者。以万通地产在台湾开发的项目为例,其主要客户群依然锁定为内地一线城市的富裕阶层,而且以女性客户为主要目标群。既然以内地买家为主,那么为何大费周折去海外开发项目呢?而且近年来关于国企在海外投资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为何还会再步后尘呢?
其实,自限购政策执行之后,国内的政策风险在加剧,开发商资金链条出现了问题,海外融资成为首选。2013年以来,在港上市房企的发债次数明显增多,发债规模明显增大。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显示,2012年共有25家内地房企进行了25笔海外融资,融资总额约合600亿元人民币。而仅2013年1月,就有17家房地产公司通过海外融资渠道募集了约合420亿元人民币资金,融资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内地房企海外融资总额的一半。
尽管各家上市房企均获得了数目庞大的外资,但是这笔钱真正运用到内地项目还需要不小成本,因此不排除将海外募集的资金再投到海外项目中去。
而更为大胆的一种说法是,涉及海外项目投资的大多数全是民企,主要是由于目前国内的一线城市土地开发殆尽,面临着国企的竞争,而二三线城市又泡沫隐现,为了追求生存空间,房企被迫出海。
早在几年前王石走上了赴美游学之路就注定未来中国房地产业出海的大方向,今年星河湾副总裁梁上燕也踏上了法兰西的求学之旅,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大佬远赴海外,为将来的内房企大举出海埋下了伏笔。从万科收购南联,到金地入主星狮,再到万科B转H等一系列与海外地产有关系的事件我们不难看出,房企出海的首要目的是打品牌,然后就是融资。投资项目也不外乎如此,只是增加融资的成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