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言论提要:房产政策敏感度太高,牵涉千家万户。因此,政策出台要谨慎完备。不能留有模糊空间引人猜想,不能耽搁太多衔接时间造成市场混乱。调控本来是利民举措,好事就要办好,真正做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中国楼市调控的重量级新政“国五条”细则3月1日出台,其中个人售房按差额20%征个税的条款,一石激起千层浪。把房子当作生活支柱的消费者,恐慌地涌向各地的房产交易市场,赶紧出手或者收购还在意向中的二手房(房源、代理、租房)。现代快报记者昨日从南京(楼盘)市房产交易中心看到:截至昨晚5点半,南京原“江南八区”共受理市民房产交易登记1571份,这个数据接近平日的8倍。其中多数是刚需的普通购房者。当天,北京(楼盘)也出现了“抢过户”现象。倒号黄牛已把登记号炒到千元一张。
房市如此气氛紧张,股市也是一片惨跌。国五条致沪指暴跌3.65%失守2300 ,49只地产股跌停,创19个月最大单日跌幅。暴跌是受地产拖累。专家告诫股民,过度恐慌不可取。
民众的恐慌虽有些盲目,但也是有缘由的。因为“国五条”细则出台后,各地究竟怎样落实,地方操作性的具体条款何时公布,没有任何政府机构给出负责任的、肯定的答案。这就必然导致抗风险能力弱的普通购房者“赶早不赶迟”,抢在政策出台前省下自己的血汗钱。
昨有消息说,住建部负责人透露(非正式发布):一周内将有详细的房产调控信息解读,翻译成可操作的具体条款。各地则需要当地政府制定并发布配套落实政策,预计三月底这些细则将出台。
房产是普通群众一辈子的积蓄,堪与生命等价。有关房产新政,不啻是“要命”或者“救命”的信号。国家大力推行严规调控,其宗旨是维护绝大多数中低收入群众的利益,让大家买得起房,不至于倾家荡产,也即“救命”的政策。但是如果一项新政出炉后,配套落实政策跟不上,非但没达到抑制房地产投机性、腐败性的炒作,反而误伤了无辜的百姓,那这项政策要么失之理性,要么出现“空窗期挤压”。现在对新政的理性检验还需等待市场的反应,但后者的负面效应,已经不容小觑。
房产政策敏感度太高,牵涉千家万户。因此,政策出台要谨慎完备。不能留有模糊空间引人猜想,不能耽搁太多衔接时间造成市场混乱。调控本来是利民举措,好事就要办好。调控调成“空调”,调控“劫富不成,反伤贫弱”,主要原因大概就在于政策运行过程中“快车上了慢车道”,导致利好受阻。
国人被房子政策闹心了几十年。一些有钱的富人、有权的官人和投机的商人,瞄准以前的房改和现在的调控政策空子,买卖房产,赚取差价,囤积财富;吃工资的工薪阶层和刚刚小富的中产,研究在合适的时机花合适的钱买到合适的房子,改善生活条件;没钱的穷人买不起房子,就憧憬国家的保障房政策能给自己圆住房梦。政策如何制定,如何出台,如何细化,设计者得挖空心思才行。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千呼万唤始出来”“几家欢乐几家愁”。
出现上述顽症的根本原因,还是一些政府部门过于相信市场干预的刚性效应,而对民众的政策焦虑以及随之产生的恐慌性消费估计不足。政府应该回归市场监管、社会服务和法治保障的职能定位,真正为弱势人群未雨绸缪。
像这次“房产税恐慌”给民众带来的精神上、经济上的摧残,不能再重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