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城镇化脉搏提振房产信心 扩大内需潜力所在
城镇化脉搏提振房产信心 扩大内需潜力所在
2013-01-07 15:14:25  来源:大江网

  新安热线摘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十八大”会议上,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大攻坚目标,党又提出了新的前进方式。 其中,对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显著贡献的房地产行业,提出了更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要求。

  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应优先提高城镇化质量,协调区域发展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

  未来,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镇化和市民化齐头并进,会形成巨大的内部需求,同时也将推动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二三线城市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增长。据了解,目前以万科、恒大、中海、碧桂园等为标杆的品牌房企,在全国二三线城市已开始了频繁了拿地活动,加速撬动房地产市场的同时,这些着力布局二三线城市的房企也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十八大会议、中央经济会议重点探讨的课题。城镇化进程关系到城市布局、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衔接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诸多关键问题,因此也被相关产业和社会各界寄予厚望。

  专家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它既拉动投资又拉动消费。一方面,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外,还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1.27%,未来10年这一数字将被提升至60%,期间有大量中西部城市需要开发建设。另一方面,除日常消费还包括商品房买卖,如果按照年均一点几个百分比的城镇化率增长,保守估计有1000万人进城,以一家三口人,每家90平方米住房为例,总共需要3亿平方米的住房;如果再加上城镇里原有人口的改善性需求和刚性需求,以及旧城改造、拆迁的量,每年将有巨大的住房需求量支撑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十八大会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大攻坚目标,对房地产行业提出了更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多位中央领导表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关键在于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显示和提升了城镇化进程的高度和深度。

  房地产行业步入“价值蓝海”

  2011年以来,学界和业界不少人认为,我国房地产发展黄金期已经结束。事实上,房地产规模、房价和利润的超常规增长可能渐告尾声,而并非房地产行业步入衰退期。其中,新型城镇化将给房地产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据相关研究显示,城镇化率每提高1%,就可以替代出口10万亿元;按照现有城镇化速度,社会消费的总水平可以从现在的10万亿级上升到20万亿级,房地产发展最大“刚需”有望被唤醒。

  一方面,是集中爆发的存量需求。据了解,2005年~2010年,我国13个国家级城市群的商品住宅销售额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比例从79.92%增长到了80.84%,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级城市群加快转型升级,新兴城市群加速崛起,将以其一体化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推动房地产业迅猛发展。

  另一方面,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将引发同步飙升的增量需求。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从36.22%提高到49.68%,提高了13.46个百分点,新增城镇人口约2亿余人,这部分人口的住房需求是个庞大的数字,假设人均住房面积为30平方米,那么2亿人口的住房需求量将达到60亿平方米。

  布局二三线房企率先获利

  目前,以城镇化进程为前瞻,不少以高周转见长的标杆房企,如万科、恒大、中海、碧桂园等,已在全国二三线城市开始了频繁的拿地活动,抢占价值高地。据公开数据显示,从2012年4月万科首次在唐山耗资1.9亿元拿下两幅地块以来,截至8月份,万科在全国至少新增项目18个,总地价约为112亿元,大部分都集中在二三线市场;2012年有望跻身千亿俱乐部的中海地产,仅在刚过去的12月第一周就已经动用了近50亿元在国内4个城市拿下4幅地块。这些地块都是位于二线城市,包括苏州、杭州、南宁以及武汉。

  未来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升至60%,中西部城镇可能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主力。而这些提前布局二三线城市的房企也将因此率先获利。

分享到:
焦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