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征税是社会的重要转型
房产税破题与楼市调控关系密切,但经过一轮轮讨论,官方、专家、业内人士基本形成共识,楼市调控是综合调控,房产税只是手段之一,而作为财产税,房产税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目前更加被重视。但是,究竟该“怎么征税”?
在中国目前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格局中,税务部门征税方式大部分是代扣代缴,也就是“提前扣税”,而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直接税,房产税则需要“上门征税”,需要从纳税人手中要钱,这对征税方式来讲是一场质变。
近些年,无论是住房信息联网步伐的加快,还是税务部门房地产评估技术的成熟,都为征收房产税逐步解除了技术障碍。但正如一些业内人士所说的,技术只是时间和操作问题,重要的是如何让纳税人不去抵触交税,一旦“上门征税”,纳税人就会更加在乎“我的税到底去干什么。”
“怎么征税是相对简单的问题,关键是要解答为什么要征税?”毕马威华中区税务主管合伙人卢奕指出,“房产税的支出要明确,要让纳税人可以清楚地知道、感受到,才会主动交税,这从根本上需要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逐渐解决其中不透明、不合理的部分。”卢奕说。
“从国际经验看,从间接税为主到直接税为主的税制转变过程,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过程,对经济、社会都是一次重要的转型。”华生指出。
房产税改革应有更广的视野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总会计师汪康公开表示,正在研究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但目前要提出一个完善的方案还有难度。房产税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扩大试点还要经过更大范围的讨论,甚至可能还要经过全国人大的讨论。
1.4%,这是目前房产税在中国总体税制中所占的比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税种,但其承载的社会热点却是一系列的,它涉及房地产制度、预算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目前已逐渐上路但仍须获得实质性突破的重要改革领域。
“围绕房地产领域的改革是我国改革的一个核心,也是突破口,如果房产税改革进入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会带动与之相关的深层次领域的改革。”搜房网总裁、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董事长莫天全认为。
“非常重要、不可避免、难度很大,这是房产税改革的三大特点,从更大的视角看,在我国城镇化加快、收入差距拉大的背景下,做这件事情正当其时。”华生指出。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政策专家丁元竹指出,房产税与每个人、每个家庭息息相关,作为公共政策,需要政府和百姓的良性互动,关于房产税改革,目前社会各界都在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应该有一个通道将利益各方的合理诉求送入决策的层面。
方案难出台
在贾康看来,有了重庆和上海两地的率先试点和在数十个城市“空转”多年积累的经验,开征房产税在技术层面上已无太大难题,最重要的是完善制度设计。
贾康认为,房产税的主要征收对象应是拥有豪宅或多套房的高收入人群。“应当明确的是,家庭第一套住房,或者说一定家庭人均标准之下的第一套住房,是不在房产税覆盖范围内的。此外有不少人认为,第二套房是给自己买的一份商业性社会保险,这种所谓商业性社会保险,我认为也可以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宽待,针对第二套房的房产税税率也可适当降低。”他说。
不过,还有一部分学者和官员认为,房产税征收不应该分一套房还是二套房,凡是“拥有”房产的人,都有按照不动产的评估价值纳税的义务。
分歧不止于此,房产税的征收一般以“人均面积”和“按户拥有的套数”综合考虑作为依据,但仅在“人均面积”上的看法便大相径庭。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2/2013年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住房保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们建议,对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用房超过40平方米的部分,无论其住房是何种产权性质,均应按评估价格征收税率较高的保有环节房产税,甚至可以考虑累进制。这一税制不仅覆盖新上市的商品房,且向现有存量房覆盖。”
参与此项研究的一位人士解释称,是因为中国城镇家庭目前人均住房面积是33平方米,而我国的改善目标是自住需求面积人均40平方米。
“上海模式的房产税存在税率过低、合并计算免征60平方米过大、未覆盖存量住房等问题,其调节房地产市场的功能实质上很有限。基于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判断,中国不宜将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定得过高,以40平方米为起征线,能够更好地抑制投机或投资住房需求。”该人士说。
新华社为此做了一项访问调查,调查的结果是,60%以上的受访者持反对态度,仅有少数人持赞成态度。
对40平方米全国“一刀切”的建议,上海社科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则明公开表示了不满。他认为,“在一线城市,市中心与郊区房产的价格相差达到10倍也很正常,这一政策固化了既得利益者。至于覆盖存量房,在法律和情理上都不合理。”
机制存缺陷
据悉,社科院向外界提出人均40平方米免征额的标准,是想测试一下社会对此的反应,实际上,房产税开征面积有40到60平方米可供选择。
“我的判断是,起码在这60%的人当中,他们的户均住房面积肯定超过了120平方米。所以,开征房产税首先遇到的一大难题是既得利益格局的阻碍。”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
如何化解既得利益格局的阻碍,成了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高培勇认为,财产税当中最重要的是房地产税,所以房产税是必须要开征的,但是怎么开征,要讲策略、讲方法,要综合考虑。其次,要实行房产税,就要摸清每个人或每个家庭名下房产的数量,而全国房产信息联网问题目前还没有解决。
在全国大范围推广房产税,需要全面掌握全国大量的基础数据,如存量房数量、增量房数量等,这是房产税在全国推广的必备条件。而我国大、中、小城市的住建委系统的办公管理水平有差异,有的比较规范,有的则需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有的甚至还没有实现电子化办公。
除了上述技术上的问题,高培勇认为,还要解决税务部门征管机制的问题。
“我国的税务部门目前征税基本上是向企业征,通过企业的缴纳,通过价格转嫁到百姓身上去,所以税务部门更多的是适应对企业收税而不适应对个人收税。”高培勇说,“如果解决征收标准和征收机制的问题,房产税扩围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