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一棵树要长成参天大树,不是看它长得快还是慢,而要看它的根扎得深不深。只要有梦想,那种成长是从容而自然的。在不知不觉中,猛然有一天会发现那棵小树在自自然然、心平气和中长得粗壮而高大,它成材了!
刘丹军,三特索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裁,18年前,他带领经营团队,开始了三特的“二次创业”;5年前,又引领三特进行“二次转型”,以索道专业运营商为基础向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商转型。
他说:“索道、旅游,这两项,我都接触得很晚。”1985年,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导师让他去北京、重庆开会,这是第一次长距离旅行,北京到重庆,坐了48小时的火车,“下了火车,腿已经无法走路了,这是我第一次旅游,出差就是中国旅游的雏形。” 那年他30岁。
1992年,在武汉市财政局投资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的他,出任三特董事,才正式开始接触索道。他笑称:“那时,我对索道还不了解,邓总(指三特副总裁邓勇)刚来的时候把索道理解成"隧道",我是连"隧道"都不懂。”
但刘丹军一下子和旅游、索道结了缘,他说现在就是认真做好“小”公司。18年来,他带领三特的经营团队,把三特打造成一家跨区域经营、以索道经营为主、居于全国数一数二的专业化集团公司。
20年
成为中国索道行业龙头
1994年,刘丹军到三特担任集团总裁,当时公司还处在追求多元化发展时期。从1989年成立到1995年期间,三特有20多家子公司,索道、电信、房地产、服装等,经营的项目五花八门,三特曾经在武汉率先开通了中文寻呼业务,卖出了该市的第一台中文寻呼机。
当过工人、农民,又当过大学资料员、教师,金融专业背景的刘丹军,通过近一年的调查研究,凭着多年从事投资工作的经验和对投资项目的敏锐判断,提出走专业化的路子,在选择产业定位时,房地产和农业都被排除,下决心以索道营运为主业。
谈起当初的决策,他说,选择景区索道营运为主业,是经过大量考察的。中国人口众多,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旅游市场会越来越大;索道现金流比较充裕,像收费站一样,建成后能形成稳定收入,运营管理也相对简单;能修建索道的景区资源具有相对垄断性。
当时,三特已经建成湖北省第一条索道武汉东湖磨山索道,这条索道投资五六百万元,开业后游客蜂拥而至,公司只有请警察维持秩序。
在1996年召开的一次讨论投资方向的会议上,刘丹军说:“我们就是要死死盯着客运索道,把这个专业化的目标瞄准,把我们的发展方向搞准,企业就一定能够搞好。”几乎所有子公司的老总都表示反对,每一个子公司老总心里都有一个宏伟的发展计划。随后,召开的全体员工大会,为了统一思想,他围绕“正本清源”一口气讲了16个问题,足足讲了2个小时,在公司员工中引起很大的震动。
在他的努力和坚持下,三特产业开始聚焦,由多元化向专业化转型,关停并转其他产业,集中人力财力向索道营运产业发展。1996年,三特最大的投资项目,耗资8900万元的华山索道开业,结束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历史;2年以后,开始盈利,直到2007年三特上市时,华山索道公司已经成为主营业务收入贡献最大的公司。2011年华山索道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8亿元,1996年至2011年,华山索道累计接待游客1194万人,总收入11多亿元。
刘丹军1995年提出 “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口号,确定了以旅游客运索道为主的专业化发展思路,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快速成长, “三特索道”做到了中国索道营运行业的第一品牌,实现了公司股票上市。
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三特已经建成14条索道、缆车及自动扶梯,由三特运营的有10条索道和1条有轨缆车,另有多条索道正在规划或建设中。三特索道的技术力量、管理能力和品牌已经得到行业的充分认可,成为中国客运索道业的龙头企业。
转型
由索道向旅游转型升级
奠定了三特在索道行业的地位后,有人提出,三特应该收购全国各地其他索道;也有人认为,三特应该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旅行社、客运、酒店餐饮,做全产业链的企业。
而有着前瞻眼光的刘丹军,却提出从索道营运向景区开发转型升级的经营方向,并于2002年提出“经营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的发展战略。
之所以“二次转型”,一是源于海南猴岛公园的成功给了他信心。猴岛索道1998年建成,之后从当地政府争取了猴岛50年经营权。现在南湾猴岛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品牌景区,俄、日、韩游客最喜爱的景区之一。从猴岛景区的开发,他意识到搞索道要和景区联动,整体开发资源是比较好的模式;另一个因素是他判断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即将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过渡,认为这是三特提前布局、大有作为的良机。
2007年,三特公司上市后的募集资金分别投向了三个景区(配套项目)的建设,对公司由索道营运升级到景区资源整体开发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提出将休闲旅游产业作为公司产业发展的“蓝海战略”,是全国观光旅游市场最火热的时候。刘丹军觉得,旅游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三特多年来一直不遗余力的抢资源。目前,公司开发的景区资源遍布全国,直接和间接控股的子公司二十多家,形成以湖北为中部根据地,北至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南至海南陵水猴岛,东至福建武夷山,西至贵州梵净山的资源布局。他说:“这个布局已经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旅游行业上市公司的估值是看资源的价值,看未来的发展空间。我们开发的这些旅游资源,每个区域都有一个综合开发的考虑,让我们看到未来发展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