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楼市快讯 > 楼市调控松动,房价又要疯涨?真不要想太多,背后3大真相揭秘!
楼市调控松动,房价又要疯涨?真不要想太多,背后3大真相揭秘!
2018-01-12 13:58:35  来源:网络

 进入2018年已经10天了。这10天的确很短暂,但对楼市来说,却是多变的10天。

  2017年四季度开始时,关于2018年楼市和房价走向的预测就铺天盖地的袭来,各路专家及媒体普遍认为,2018年楼市会继续趋紧,房价会稳中有落。但是,刚刚进入2018年的第5天,楼市就发生了戏剧性变化。

  1月4日,南京针对高层次人才松绑限购,允许高层次人才先落户再就业。

  1月5日,楼市版图中并不起眼的兰州传出了调控“松动”的迹象,针对部分区域取消限购。

  同一天,关于合肥“放开限价”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1月9日,天津、青岛等城市则相继出台措施,放开城镇落户限制,租房即可落户。

  短短10天,这些城市的“举动”让不少买房者变得不淡定了。楼市调控放松迹象频繁展露,难道房价又要上涨?

  通过最近几天的密切关注,发现其实买房者真的不要想太多,这些所谓的松动迹象能否引起房价再次疯涨,真的需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毕竟,从2016年930新政以来,经历了一年多的最严调控,突然在2018年最初就打开了这样一个缺口,难免让本就看不透摸不清楼市的看客们“草木皆兵”。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进行揭秘与分析。

  第一,从各地出台的“松绑”措施来看,直接性与针对性的举措很少。

  笔者把此次楼市调控松动的城市分为了三大类:一是以兰州、合肥为代表的城市出台了具有实质性、针对性的措施,但也仅仅局限于偏远的部分区域解除限购,而合肥所谓的放开限价,后来也被证实为误读;二是以南京、青岛、天津为代表的城市针对高层次人才放开限购,并推出“租房落户”政策,短时间内这对房价的涨跌并不会起到直接影响;三是以厦门为代表的区域内库存分化明显的城市,虽然业内媒体预计或会在信贷方面实行差别化调控,但目前并未有实质性松绑措施出台。

  因此,笔者认为,从目前楼市调控松动的这些城市以及措施来看,仅仅是针对部分区域、部分人群进行的局部微调而已,这与坚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并不违背,也与遏制投机炒房并不冲突。

  第二,楼市调控变相“松绑”并不是新鲜事,可能真是你的一厢情愿。

  首先,兰州针对偏远片区解除限购的同时,继续强化了中心城区的限售政策,限售时间为三年。其次,合肥所谓的放开限价后被证实为媒体误读,最后官方不得不出来辟谣称,“2016年11月之前出让的地块不限价,开发商虽可自行定价,但应该落实‘房住不炒’的原则”。最后,以南京、天津、青岛等为代表的城市针对高层次人才变相放松调控、租房落户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17年最严楼市调控趋紧的时候,以武汉、济南、长沙、成都等二线城市便展开了“送钱、送现金、送房子”的抢人大战。

  因此,笔者认为,这些调控变相“松绑”的措施并不是什么可以值得过分玩味的新鲜事儿。媒体以及专家的过度解读,甚至误读恰恰透露出在楼市高压调控一年多后,目前楼市各方的一种焦虑状态。

  第三,2018楼市调控的基调难有改变,差别化调控下一城一策到一城多策。

  近日,经济学家连平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城市调控放松不是一个全局性的信号,只是局部放松,分类调控政策的总基调没有改变。在去年年底的会议上,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就曾表示,2018年楼市调控将实行差别化调控,即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笔者认为,在因城施策的基础上在进行更加精准的调控或是2018年的一大亮点。

  因此,笔者认为,既然画了遏制投机炒房这条红线,就决定了2018年楼市调控会继续保持稳定性与连续性,重点打击短线投机炒房,同时也会针对2017年“一刀切”的政策有所微调,在更加精准化调控的前提下,满足真正的住房需求者。

  或许经历了年初短短10天的“波折”,“草木皆兵”的买房者心里难免会泛起嘀咕:楼市和房价怎么走?2018年买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其实一边是为了城镇化,为了抢人才变相松绑,另一边却在加码调控。同样2018年年初,海南便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土地管理措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当然这与海南城市发展的独特需求分不开。近日,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也表示,2018年楼市没有全面放松的可能。

  当然,楼市有变化,不管大小,买房者自住或是投资都要心里有数。短期内,北上广深调控松动的可能性不大,而二线城市抢人大战会持续升级,所谓的变相松绑并不会终结。

  对于自住需求来说,有足够的能力趁早上车这句话并不过时,2018年楼市和房价依旧是平稳为主;对于长线投资客而言一定要选准城市,特别是对高端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租金上涨潜力巨大的一些二线城市。而对于短线投机客来说,还是悠着点,不该出手的时候就学会收手。

分享到:
焦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