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这里。不过这一次要报道的不是强拆,而是90岁高龄前省政协副主席杨维骏老先生,帮着海源村村民与开发商谈判一事。在杨老先生的帮助下,村民第一次获得了和开发商平等谈判的机会。
在前省政协副主席杨维骏的帮助下,海源村村民与开发商坐下来谈判。
村民:恢复小花园原貌
谈判在一间即将被拆迁的手机店展开。店门处,贴满了关于强拆事件的报纸复印件,聚集了上百名前来旁听谈判的村民。店内,杨老先生充当“中间人”从中调解。
村民梁先生告诉记者,海源村旧村改造于2008年开始,当时村民们对拆迁的认识不足,受到了欺骗:“征地价格是房地合一的,才2100元一平方米。”村民们表示既然已经签约,就不再追究,但在不久前,开发商突然又拿出4份文件,说要拆除旧村改造范围外的部分房屋,且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强拆了村内的“休闲胜地”小花园。拆迁过程中,村中6位老人被打伤。
关于开发商手中后来的4份合同,梁先生说:“当初签订旧村拆除合同时,总共有包含村领导和村民代表在内的11位村民签字。但是之后开发商所出示的4份文件中,只有3位村领导签字,根本不能代表村民的意愿,是不合法的。”
12月13日,几位村领导也在公开场合发言,称之前的签字不作数,“是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才签的”。
村民们要求开发商恢复小花园原貌,并赔偿损失;按照合同上的规定,在合同期内未能建成回迁房赔偿双倍过渡费。
开发商:损失惨重不好做
谈判中,村民代表对开发商一直无法建成回迁房、强行拆除村内小花园并打伤园内老人等问题进了质问。
面对村民的质问,开发商代表毕总觉得非常冤枉:“我只是承建方,拆迁公司打人怎么能算在我们身上。”他说,拆迁公司是政府招标来的,与己方没有业务联系。“关于小花园的问题,我们开发商已经无法介入,只能由政府主导来解决问题。”
>至于6位老人被打伤一事,毕总的说法是,“打人的是拆迁公司。事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派人到医院,为几位被打老人垫付了医药费,却反而被村民误解成"开发商打人"。”他说,垫付医药费是因为“打人的事情是在我们开发的工地上发生的”。他的这一说法,被在场村民指为“找借口”。
在后期所出示的4份文件中,为何只有3位村领导的签字?拆迁范围,为何超出了旧村改造的范围?毕总说:“因为村里换届选举,有人想当村民小组长,才造成了这种情况。至于拆迁范围,村民对老村和新村的划分是建立在自然认识的基础上,而开发商是按照规划图上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
毕总表示,没有小花园这片地,工程就打不了桩,开不了工,村民的回迁日期也就要一拖再拖。目前开发商每个月发放给村民的过渡费为140万,而超过合约期后,过渡费则需双倍发放,即为每月280万元。“现在开建都需两年时间,损失最少3000万元。我们也不好做。”
“杨主席来了就好了”
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杨维骏老先生是前省政协副主席。2011年,他就因为用政府公车带领被强拆的村民上访,而受到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几个月前,海源村村民在村中小花园被强拆、回迁房一直没着落的情况下找到了杨老先生。老先生立即整理材料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并约村民与开发商于12月14日在村中拆迁工地上“把事情敞开了谈”。
见到记者,老人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支持的是村民”。下午2时30分左右,杨老先生在村民的搀扶下来到工地,村民们都十分激动,不停地说“杨主席来了就好了”。
下午3时,双方谈判结束,达成共识,暂时停止纠纷,“一切等政府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