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年末,土地市场突然升温,不少城市“地王”频现。而楼市沉寂地度过冷淡的“金九银十”后,也出现了一波“翘尾”行情,浦东“日光盘”的新闻又见诸报端。然而对此,有分析人士提醒,年末楼市翘尾严重,不排除有房企炒作“助推”的可能性,对于购房者,若不是必须买房换房的,无须受市场传言怂恿而“恐慌”入市。
商品住宅成交有望创今年新高
今年新建商品住宅市场的走势可以用“神龙见尾不见首”来形容,在经历年初平淡的开局后,越到年底,“龙尾”翘得越高,本月月末更是可能创出今年的成交新高。
来自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12月前23天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80万平方米,较11月同期提升13.6%,同比则提升104.6%;其中,上周(12.17-12.23)成交2548套、30.2万平方米,环比分别提升25%、27%。楼市单周成交面积突破30万平米,为年内次高。
项目方面,上周获取预售入市的项目中改善型楼盘有所增加,在2季度末改善型需求入市积极性提升以来,楼市供应中高端产品的占比较年初就有持续提升之势;而目前楼市翘尾行情中改善型需求助推作用更是明显,对应的各类项目仍将抓紧机遇陆续推出。“项目整体有优势的话,再加上价格合适,现在成交量基本上都会快速上升。 ”一名房企营销负责人分析道。他预测,年底的楼市翘尾迹象将会非常明显,而这种热销的场景如果有供应量的支撑,将会蔓延开来。
截至23日,12月的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已经达到80万平方米,由于目前开发商年底冲刺业绩的欲望不减,加上年末土地市场火爆,造成明年土地价格上涨预期大增,部分开发商也需要为明年购地储备资金,必然会在今年最后一周加大营销力度。德佑地产研究主任陆骑麟认为,全月成交量很有希望突破百万平方米大关,甚至很可能会超越6月102万平方米的成交水平,12月商品住宅成交创今年新高几成定局。
随着楼市淡季不淡,地王频现,市场各种流言不断助推楼市预期,近期位于一浦东的楼盘开盘三小时便售出了400余套,出现了所谓“日光盘”的现象,业内人士更是将市场暖冬需求的集中释放解读为“恐慌性购房”。
对此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分析师黄河滔表示,楼市在年末出现连续的翘尾行情,显然已进一步确立了市场复苏的势头。而与年初相比,不少购房者的心态也确实出现了逆转,但根据目前市场面判断,仍无须受市场传言怂恿而选择“恐慌”入市。
二手房暖冬仍在继续
与新房类似,12月,二手门店无论是挂牌量、来客量、成交量皆有增无减,“暖冬”仍在继续,置换需求表现抢眼,中心城区成为置换购房者的首选地,中高端物业为首选房源,去化率快;以刚需自住客为主的次外围板块近期成交量平价稳。
首先是新兴城区领涨全市。市区涨幅最高的徐汇区成交主要集中在徐家汇(002561,股吧)、上海体育馆附近,改善客居多,大户型占比较大,拉动区域均价上扬,部分涨幅达到一成左右。据上海中原万体馆分行陈雪峰经理介绍,12月以来,二手住宅挂牌量环比上月上涨两成,挂牌价稳中有升,议价空间继续收窄。上门客相比上月增加一成左右,一般,本板块房源总价在500万左右,属于价格较高的区域,但只要是楼层较好,价格与市场价相差不多的房源,几乎一经挂牌,随即消化完毕。优质房源供不应求成为房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在政策明朗趋势下,观望客中相当一部分改变预期,选择在年末行情稳定前入市,这也是中心城区成交量上升的原因之一。在市中心一手房推盘不多的情况下,同板块内环境、教育等资源共享的二手房,开始吸引大量改善型买家入市,并成为市中心成交主力。
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表示,年底置换客领跑,二手市场量价回升。预计二手房交易活跃且价格看涨的行情会得到惯性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