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昨天上午,南京市民龚女士致电扬子晚报新闻热线投诉:我前几日通过“我爱我家”房产中介买了一套房子,以215万的成交价签订购房合同,并支付了全额过户税。可刚过了两天,我又在同一个网站上看到该房子的出售信息,可显示房屋挂牌价仅210万,足足低了5万。这其中必有猫腻。
据龚女士介绍,近日,她为给儿子准备婚房,在网上四处寻找精装的二手房。在当地一家知名房产网上龚女士相中了一条位于将军大道的精装修跃层的房源信息。房子是学区房,200平米,龚女士觉得买作婚房很合适。龚女士随即和发布该房源信息的中介“我爱我家”一李姓经纪人取得联系,经过实地验房后,一家人决定购买此房。但挂牌价215万,让龚女士和家人觉得有点贵,多次砍价,中介始终不放口,同时,中介还表示,交易时,必须由买方一方负担整套房子过户的税款。千金难买心头爱,虽然卖方态度强硬,但龚女士还是决定买下该房,之后签署了购房合同,并支付给我爱我家购房定金和中介费共四万余元。
对一口成交价仍较介意的龚女士事后又浏览起同一个房产网,在网上搜索起了同地段的其他房子,想看看自己购房的性价比。但没想到在搜索中,龚女士再次看到了自己已签下的那套房子。“我都签了购房合同中介公司怎么还把房子放在网上呢?”心细的龚女士打开网页发现,“我爱我家”不仅在交易后再次更新了卖房帖,而且房子的价格变成了210万,足足比自己的成交价少了5万元。同时,在这个网帖上还说明,双方各自付税。
“这么一算,我亏了近10万!中间的差价是不是落你们自己口袋了。”气不过的龚女士与当时经手的经纪人李先生理论,李先生向龚女士保证“绝不存在‘吃差价’的行为!”并在调查后,向记者解释道,这场误会系公司业务员操作失误造成的。原来李先生入职后,按照公司要求在一房产网站上发布120条房源信息,龚女士相中的房源信息之前已有同公司另一经纪人发布过,但此后卖方调整了价格,李先生及时捕捉到,而另一个经纪人没有将过时的交易信息下架,才导致了这场误会。“我爱我家”中介公司表示,他们会尽快下架不准确信息,并向龚女士道歉,对发布不准确信息的经纪人也会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