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近两年来,以地方政府为主要资源配置方的保障房建设,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地方政府既要完成“全力以赴完成保障房建设”的军令状,又要确保资金不断链,这一问题如何解决,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我区通过利用公积金、引入社会资金、银行、债券等多个渠道融资,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让众多中低收入家庭实现了住有所居。
住房公积金支持
惠及更多困难户
1月11日下午,冷风刮得人直缩脖子。贵港市和谐家园廉租住房小区14栋5单元的黄克金家里却暖意融融,他正和爱人吃着热乎的午饭。49.6平方米的房子,让这个收入微薄的三口之家,有了一个安定而温暖的家。
黄克金一家是去年12月11日搬进新家的。“两房一厅虽然不大,但终于有个属于自己的家了。”黄克金高兴说:“如今,我还在小区里负责清运垃圾,每个月的收入1200元,收入也有了保障。”
在住房公积金的支撑下,和谐家园廉租住房小区,解决了贵港市2096户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难问题。自治区房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何解决保障房建设资金,一直以来受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区扩大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房建设项目试点范围,并将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工作与防范资金风险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住房公积金对中低收入职工家庭住房保障支持,让更多的中低收入家庭受惠。同时,经批准的试点城市,加强项目贷款管理,确保项目贷款定向用于试点廉租住房建设,确保资金安全、维护缴存职工合法权益。
引入社会资金
建设保障房
除了利用公积金,我区有的地方还引进了社会资金建设保障性住房。北海市合浦县山口镇供销社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山口供销社理事会主任黎承斌告诉记者,考虑到社里的职工收入低,企业资金也不足,供销社在2009年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最后决定通过引进民营资金,以限价住房方式进行危旧房改造,“现在建成的大楼为商住,一层、二层与民营企业合作,出租做商场,三至六层是居民楼房。项目在2011年10月份完成验收,去年的5月份分配给社里的职工。如此,既解决了改造的资金,又改善了职工居住环境,增加职工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自治区房改办有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社会资金已经成为防城港市保障房建设的主力军。据统计,2011年防城港市38个项目中,30个是利用企业和社会资金建设的;2012年该市54个项目中,42个是利用企业和社会资金建设的。
多渠道融资
“趟”出新路子
采访中记者获悉,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为克服资金短缺等困难,我区利用公积金、银行、债券等多个渠道融资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柳州市在多渠道融资中,就“趟”出了新路子。
柳州市住建委保障科科长杨林介绍,为克服资金短缺,柳州将部分融资平台公司资产整合向国家申请发行企业债券,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时,该市加强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充分利用银行融资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前柳州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累计获得23.5亿元银行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