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日前有统计称,中国房价严重超越警戒线,京沪两地要133年才能买套房,引发公众极大关注。
所谓“133年买套房”,是美国在线房地产调查公司“Global Property Guide”,最近公布的2012年间77个国家和地区的房价收入比,中国京沪两地以133.72位列第四。其计算依据是高档住宅售价(2012年2-3季度100平方米高档住宅价格),与当地人均GDP的比值。拿上海来说,2011年人均GDP为7.3万多元,100平米的高档住宅在1000万元左右,由此得出房价收入比为133倍。
这样的算法只能博眼球。一是买房是以家庭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人为单位;二是房价应当是平均售价而不是高档住宅售价;三是收入是居民得到的可支配收入,而不是什么人均GDP。如果以此计算,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上海居民人均年收入40188元,商品住宅均价21412元/平米,一套95平米住宅约为203万元,以户均2.49人计算,可得出房价收入比为20.33倍,即上海家庭要工作20年才能买一套房。
20倍的房价收入比显然大大高出国际公认的6-8倍的标准。
问题是,上海房价收入比何以高达20倍?
首先,现在国人买房不是以小家庭为单位,而是小夫妻的双方父母一起供房,尽管这很不合理,却是现实。第二,现在买房的多是“80后”小家庭,“80后”的父母多为“50后”,而“50后”是新中国建国不久实行“光荣妈妈”的时代,尽管“80后”都是独生子女,但他们的的父母却是多兄妹家庭。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也显示,20-24岁年龄占比9.56%,25-29岁年龄占比7.58%,两者加起来有2.3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