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楼市焦点 > 2013年政策核心与主体是改革--陈淮
2013年政策核心与主体是改革--陈淮
2013-01-11 14:18:40  来源:网络

 

   新安热线摘   “十八大”和房地产没有关系,和“十八大”有关系的就是不摆鲜花。

 

  很多人担忧房地产市场反弹,如果这个需求不是来自于投机需求,而是来自于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自住型需求、改善型需求,那么这个反弹就是好反弹;如果这个需求不是来自于恐慌性需求,这个反弹就是好反弹;如果反弹有助于调整中国的城市结构,而不是像过去过度集中于少数沿海特大城市和高端房产,这个反弹就是好反弹;如果这个反弹有助于调动存量住房资源而不是导致更多的闲置资产,那么这个反弹就是好反弹。

 

  调控房地产不是不让老百姓改善住房,而是让更多老百姓、更多人民群众分享城市化的好处,不仅分享住房条件改善的好处,而且分享由于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带来的资产性收益的好处,我以为这没有什么不好。

 

  2012这一年来,媒体记者们说过很多这样的词:冰点、步入低谷、一蹶不振、扑朔迷离、损失惨重。有没有不如意的行业?钢铁、煤炭;有没有步入低谷的?出口;有没有扑朔迷离的呢?汽车;有没有损失惨重的?股市和股民都不是我们房地产业。

 

  我们有必要回溯一下2012,2012政策最大特点:稳定。媒体不断说“四大部委调研,16个省市自治区马上要出政策”,没有。也没有对原有政策有任何放松,比如说限购、限贷、保障房建设,既不加码也不放松,就叫稳定。

 

  2012年政策有重要值得肯定的,优先保障改善型需求、住房困难需求、首次置业需求,在维护国民经济稳定运行上发挥重要作用。2012年真正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就是维护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目标,就是稳增长。

 

  房地产在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中是稳定成数最高,是2012年稳定市场贡献最大的一个领域。保障房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给老百姓以良好的预期,给中国特色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打下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最后,明显改善了市场对价格的预期。人们明确知道住房改善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房价波动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所以有了去年一年相对平稳的局面。

 

  维护国民经济稳定运行、抑制投机性需求、保障房建设和改善老百姓价格预期这四个方面,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展望2013,不是简单呼吁加强调控、更严重调控之类这种词,而是把此前政策不足部分、缺陷部分认真回首看一下更有意义。

 

  有哪些不足?第一,不断强化政府权力。依靠强化政府权力矫正市场是一个笨办法,不得已办法,最直接结果就导致寻租、腐败。如想定高一点跟市场接近的价格,一定得给官员花钱。

 

  现在又有很多声音,说新一轮对房地产的打压政策呼之欲出。林义夫先生今天有一篇讲话讲得很好,他说我们最重要的改革就是打破和削弱政府行政权力寻租,简单化政府权力,让政府管更多事,绝不是一条正确的路。

 

  总是在治标上狠下功夫,打破了市场节奏,也由此导致了市场中很多不满的声音。滞后的政策,本来的目标就是要事前性、预见性。政策之手干预市场,如果失去了预见性、事前性,这个政策本来就已经是一个有重大缺陷的政策。

 

  在过去几年,我们疲于应对市场中各种本来可以预见到的反应,比如人口过渡向特大城市集聚,比如过度放大供给导致价格变化。

 

  政策的目标永远是公共利益、共同利益,市场永远是利益最大化,两者目标天生就不是一对。但是政策要努力寻求这两种资源配置的力量来协调和统一,而不是采取对抗的办法,一方打倒另一方的办法,一方消灭另一方的办法。

 

  过去更多采取了政策直接对抗市场的办法,而不是力求找到共识、共赢之路的办法。这个办法不好,导致了低效率、高成本。

 

  过去的政策没有和改革密切结合起来,没有触动深层次体制因素、土地制度、货币市场化问题、小产权问题、老百姓收入分配结构调整问题,以及我们说了十年至今寸步未进的房地产间接融资转变为直接融资等问题。

 

  缺乏改革的因素,我们认为过去一年有深刻的、值得检讨的严重不足部分,也无须讳言,这对我们展望和呼吁2013年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2013年有几个事情确定不移,第一,抑制投机性需求是中国国情下房地产发展一定要确定不移的政策,也是保障市场健康发展的合理的政策目标。

 

  第二,宏观调控上,适度放松财政手段,比如人们大力呼吁的减税,而在货币政策上为了应对可能潜在的通胀威胁,继续保持对信贷规模、货币发行量、利率谨慎的政策,我以为是比较确定不移的。

 

  第三,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把保障房建设推进下去仍然是坚定不移的。

 

  第四,继续鼓励住房有效供给,发展而不是抑制房地产业。调控有助于老百姓改善住房,有助于调控房价的目标,有助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不是相反。

分享到:
焦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