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对于多数人来说,房子是家的载体,一套住房承载着一个人甚至一代人的希望、梦想和幸福。昨日,本报《全市明年新增2000套公租房》的消息见报后,明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张斌拨打了本报热线电话,诉说了他希望2013年能入住公租房的心愿。
张斌是山东大学(威海)一名学生。因为父亲经历了创业失败、再创业的过程,入学时的张斌只带了1000元钱生活费,其他费用都来自助学贷款。因此,自2009年进入大学校门时,张斌就有与普通学生不同的想法。大学四年,他的规划是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进行创业,既为偿还贷款减轻家庭负担,也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从起初的贩卖学生用品赚取差价到先后从事十多种不同的兼职,经过几年的探索,张斌对很多行业有了初步了解。今年,张斌在校园内开了一家休闲餐饮店。经过近半年的运行,这个风格独特、口味正宗的餐饮店,很快在众多餐饮店中脱颖而出,经营渐入佳境。如今,张斌已经还清了助学贷款,并开始给父母寄生活费。
对于明年即将毕业的张斌来说,今年创业成功固然让他欣喜,但他开设连锁餐饮店、带动更多青年人加入创业队伍的目标则刚刚开始。“今后,开设连锁餐饮店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张斌说,明年他离开校园后就要在外租房居住,按照如今房租价格,他每年租房就要花费近万元钱,而如果能申请一套公租房,费用就能降低不少。
“看到晚报刊登的威海明年新增2000套公租房的消息后,我高兴极了。”张斌说,这样的政策对于处于创业初期的他来说,犹如及时雨。他说,在威海生活了4年,对威海的感情很深,如今,随着创业的成功,他也将在威海安家,他希望明年能顺利申请到公租房。“公租房只是购房前期的过渡。”他满怀信心地表示,总有一天,他将在威海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一个属于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