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租房资讯 > 一直没有能力买房 公租房阳光配房热了无房者的心
一直没有能力买房 公租房阳光配房热了无房者的心
2013-01-21 09:48:52  来源:网络

  新安热线摘 高爱萍和丈夫结婚20多年了,一直没有能力买房。她一家3口原来居住在丈夫父母的房子里,现在租着一间48平方米的房子。入住公租房,是高爱萍一家目前的最大愿望。

  像高爱萍一样,渴望住进公租房的市民还有很多。据官方测算,呼和浩特市公租房潜在需求人群约有39.6万人,住房需求量为15~16万套。于是,在此背景下,公租房建设提上呼和浩特市政府的议事日程,并诞生首个公租房小区——康居家园小区。如今,首批2596套新房将惠及近万名无房者。

  公租房属于保障房的一种,其属性姓“公”。期盼首府公租房“从头到尾”都姓“公”,坚决拒绝任何“私”的成分渗入。

  公租房“从头到尾”都姓“公”,应该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公租房从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一系列过程,必须公开、公平、公正,见得阳光见得人,经得起社会和时间的检验。第二,既然康居家园小区是首府的首批公租房,期待还有第二批、第三批甚至更多批次,更期待每批公租房都实实在在姓“公”。

  近年来,无论公租房、经济适用房还是其他性质的保障房,抑或其他领域,大凡姓“公”的东西,总有那么一些人绞尽脑汁向其间注入姓“私”的成分,或暗箱操作,或损公肥私,或以权谋私,与“公”之属性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后果是损害人民群众利益,败坏党和政府声誉。比如,2011年9月19日《河南商报》报道,郑州市经济适用房管理中心副主任林连波倒卖30多处经适房,从每处经适房竟能得到至少1万元以上的“辛苦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教训深刻必须吸取。首府公租房刚刚起步,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事办得不赖!但是,我们必须打一剂“预防针”,因为时间一长,总会有人挖空心思打公租房的主意,公租房姓几分“公”,谁也说不清楚。首府公租房能否“从头到尾”都姓“公”,考验首府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和执政智慧。只有加强监管,把公租房置身于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下,“从头到尾”都姓“公”,才能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赢得百姓的信任和爱戴,让公租房的阳光温暖百姓。

分享到:
焦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