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2012年,国内不少行业或由于外部环境影响而生存得异常艰难,亦或因自身原因而身陷困境。以航空业为例,随着航班延误时有发生,引发航企与旅客间的冲突呈上升态势,于是,对于国家出台航空延误赔偿办法的呼声也逐渐升高。事实上,包括电力、地产业、酒业等多个行业均有千呼万唤难出台的政策,这些新政能否在已经到来的蛇年出台格外引人关注。
民航:
航班延误赔偿办法
成众望所归
近几年来,由于流量控制以及天气等原因,国内航班经常成为“迟到大王”,旅客与航空公司的冲突也有升级趋势。“在中国拥挤的天空中,航班延误问题已成顽疾。”此前,国外媒体曾这样描述。与此同时,针对航空延误的赔偿办法却千呼万唤难出台。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各大航空公司执行的都是2004年的规定,但这个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赔偿标准,而是由各航空公司自行制定,赔偿标准模糊,因此经常引发矛盾。在2010年,中航协曾向航企下发《航空运输服务质量不正常航班承运人服务和补偿规范(试行)》,其中提出新的赔偿标准。不过,中航协的补偿规范也没能广泛推行。
根据调查显示,76.5%的旅客遭遇过航班延误,仅6.5%的旅客获得了赔偿。于是,消费者对于国家出台更为明确的航空延误赔偿办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此前,4名律师已联名向国家民航局发函,建议尽快推出《航班延误处置办法》。
“在我国,飞机延误很常见;乘客的时间被浪费、事情被耽误。不少乘客发起了维权行动,但因缺乏明确的赔偿标准和程序,维权难度很大。” 建议信的起草人新疆律师张元欣指出。在他看来,因正常索赔渠道不畅通,“不闹不赔、小闹小赔、大闹大赔”的现象时有发生,消费者才会误认为把事闹大才是维权的有效途径,于是“霸机”、“拦跑道”等极端维权事件频繁上演。
其实,航企对于延误也十分头痛。近两年,航空公司也尝试推出延误险,希望以此缓解与旅客的矛盾,但效果均不理想。由此看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航企,都急盼航班延误赔偿办法出台。然而,谁来界定航班延误责任归属以及如何简化索赔程序等问题尚待破解。
房地产:
全国住房信息联网
将加快上线
春节前夕,SOHO中国因“房姐事件”被卷入争议漩涡。SOHO中国CEO张欣因此呼吁,政府应该尽快出台“住房信息联网”,让每一套房子的交易都在阳光下。在房姐、房叔频频被曝光的背景下,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2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经国务院同意后,将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与住建部联网的城市在2013年6月达到500个。
住房信息系统是“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该工程将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网。完成后,国家相关部门可及时发现异地购房、楼市投资投机现象,出台有针对性、差别化的调控措施,也可以作为调控政策退出、房产税出台的依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曾表示,一旦住房联网系统将来建立起来了,就不必再采取限购这种行政色彩浓厚的办法,误伤一部分购房者。
不过,这样一件被业内赋予高度期望的好事,却千呼万唤难出来。从2010年下半年工程启动开始,住建部先是表示将于2011年底实现40个重点城市全国联网,但由于进展缓慢,之后又将时间延至2012年6月底。到了2012年6月,住建部宣布40个城市的联网已建成,但至今未明确地公开哪些城市已联网以及相关的详细介绍。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对此表示,或是因为该问题较敏感。财经评论员马光远指出,联网工作一推再推,除去技术原因外,最大的阻力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员既怕信息联网后,当地的房价、地价下跌,又怕自己的多套房产公之于众。
虽然当前阻力依然存在,但时间并不等人。根据住建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的通知》,离实现500个城市全国联网的时间点还剩不到4个月。不管这次成功与否,显而易见的一点是,今年将是住房信息联网深度博弈的重要年份。
电力:
电力市场化改革
势在必行
持续多年的重点电煤合同在去年年末寿终正寝,这意味着煤炭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此时,被束缚多年的煤企松了一口气,但电企们显然因为这一保护政策的消失变得束手无措,于是,对于电力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多年来,我国的煤炭价格一直走高,从本世纪初的200多元/吨一度上扬到近1000元/吨,对于一大半成本都用在煤炭上的电企而言,煤价正是其最敏感的神经。所以为减轻电企负担,重点电煤合同诞生,开启了市场煤、计划煤并存时代。在这一时期,煤企们的履约率普遍不高,电企叫苦不迭。但是去年,市场煤价急转直下,迫近重点煤价,煤炭市场化“水到渠成”。
然而,就电企而言,煤炭市场供应的不稳定性、电力改革的滞后性等无不引得他们对这一煤炭市场化改革半成品的担忧。有电企担心,受电煤价格并轨利好,煤价肯定会上扬。所以,在市场煤计划电这一现状未变情况下,煤电矛盾很难根除。
但无论如何,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而电力改革则应随势跟进。其实,我国电力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电网分家、电监会成立等已成就了我国电力改革“世界最快速度”。然而面对迅猛发展的经济,这一速度显然不够。而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电价改革。
对此,有专家提出,打破垂直一体化的垄断。从竞价上网到逐步开放输电网和配电网,将单一购买模式转向批发竞争和零售竞争,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电力市场体系。
另有观点称,应该完善2004年提出的煤电联动机制,即煤价上涨超过一定幅度,电价随即上涨。对此,中宇资讯煤炭分析师关大利表示否定,电力影响着国家经济,其不稳定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表现。他认为,“后期让电网让出一部分利润,补贴电厂的可能性比较大。就是上调上网电价,不上调终端电价”。这样一来,电网的利润将会下跌,“作为国企,应该有社会责任,不能只让电企吃亏,企业应该适应市场化改革。”关大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