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昨天,本报联合纳杰人才市场举办的新春送岗位招聘会在武昌丁字桥举行,据了解,现场企业继续大打福利待遇牌,其中制造业企业已基本实现包食宿,且这一趋势逐步向物流及商业服务业等扩展。
[ 打工算账 ]
吃住费用上涨惊人
在昨天的招聘会上,做了10年模具工的潜江人崔师傅希望找一份月薪4000元左右的工作,但合适的不多。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租私房,前年一个单间月租200元就够了,现在要400元;原来5块钱可以买到一份盒饭,现在要8~10元钱,即使晚餐自己做,炒个小菜起码要5块钱,一天下来饭钱差不多15~20元。再加上坐车、打电话等,一个月起码要花掉1500元以上,“如果平时再抽点烟、喝点酒、买点日用品,月收入低于3000元就基本落不到什么钱”。他认为,如果不包食宿,按现在的物价和房租水平,必须要4000元以上。
跟崔师傅有同感的还有来自仙桃的小陈,他告诉记者,去年他被迫搬了三次家,不是房子要拆迁,就是房东要涨租金,一年下来班都没好好上,光顾着找房子去了,所以今年一定要找一个包食宿的工作,那怕工资低一点都行。
据了解,武汉自2004年启动城中村改造以来,已完成二环线内56个村、二环线外27个村的拆迁改造,在城市面貌改善的同时,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也失去了廉价的居住场所,而随着武汉工业企业不断外迁,搭车上班也越来越不太现实,吃、住、交通等成本出现了快速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工资上涨给务工者带来的收入增加。
[ 随机调查 ]
制造企业全包食宿
昨天,一家位于汉阳的塑料制品企业招聘效果不佳,不能提供住宿是原因之一。该公司人事专员张小姐称,去年公司扩产,将原来的宿舍拆了建厂房,员工都要到附近的黄金口村租房,尽管公司每月报销200元租金,但经常有员工为租房、换房等事情请假,而今年招聘会上,他们是少数不提供住宿的制造业公司之一,所以经常被求职者“一票否决”,“我们已经跟公司领导申请,要求到其他厂租宿舍,不然今年别想招满人了”。
在招聘会上,记者随机收集了10家企业的招工宣传单,发现6家制造型企业全部包食宿,还有2家物流企业和一家服务行业企业也提供食宿,有的还标明每天的餐费标准是11元;只有一家招聘房产中介的公司没有注明食宿条件,但表示“有交通补贴”。洪山青菱的一家物流公司人事经理介绍,公司是从去年开始实行包食宿的,“我们24小时都需要人员上班,提供食宿虽然麻烦点,但能保证员工随时到位,节省的时间成本同样是效益,而且还能让员工集中精力搞工作”。
[ 专家观点 ]
人性化成本降低流失率
据市劳动就业管理局统计,去年我市纳入监测的120余家企业中,月度员工平均流失率达到6.7%,即相当于多数企业每年有一半以上的员工发生了变化。
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李永洪认为,随着房价、房租、物价的上涨,用工量大的企业必须将这些因素对员工的影响考虑在内,“现在很多企业都建在郊外的工业园,建设一两层楼的宿舍成本并不高,有些企业还出资建设夫妻房、临时招待所等,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设施,其实可以减少很多员工的流动因素”。他还建议,在“90后”较多的企业中,网吧、卡拉OK、洗衣机、独立卫生间、24小时热水等设备必须准备,“人性化设施越多,越能降低流失率”。
过完年,找工作是头等大事,可得好好想想。求职的过程,既是谋生所需,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