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合肥的朋友可能被一则消息刷屏了,或者说是刺激了,那就是郑州铺天盖地为自己的人才引进政策做广告,竟然打到合肥地方报刊上来。我想很多合肥人已经看不下去了,这无疑是赤裸裸的“抢人”,从别人碗中抢饭吃。
纵观郑州的人才引进政策,主要还是围绕落户政策进行的。对于特别高级的人才政策,其要求之高,基本与吊丝无缘,更多关系到普罗大众的,还是对于购房门槛的放开,这种放开主要体现在学历上。
我们都知道,在目前“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限购政策是每个热点城市必须坚守的底线,而限购政策的核心要点,就是对户籍准入的把控。不具备本地户籍的外地人口,若要在城区购房,需要1-2年的社保或者纳税证明,这基本上杜绝了绝大部分的外来炒房者。
这篇我不打算从政策本身去评价其好坏,我只想站在一个外来刚需者的角度来分析。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一个城市房价的上涨,间接带动的是土地价格的上涨,最终带来城市财政收入的大幅提高,那么在进行城市建设的时候,就有了制造更多潜在辉煌政绩的可能。
对于城市中的居民来说,一般都有自己的房产,他们也是最希望自己资产得到升值的群体。换句话说,所有希望房价上涨的都是城里面的人。但如果一个打算买入城内房产的外来者,即使他再怎么看好城市的光明前景,在没有买到房之前若迫切希望房价上涨,那纯属脑子有问题。
人才引进政策是“酸心理”?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严格的限购政策是控制房价的有效利器,限购政策的严厉程度,间接决定了房价的涨跌。合肥在2016年当上全球房价上涨冠军之后,愈发显得低调,出台了在我看来二线城市中最为严厉的限购政策,三寸打得极好,直接将房价按趴下。
与之相反的是那些“假”限购的城市,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多次谈到,这些城市限购政策表面上看起来十分严格,但实则暗地里很暧昧地放松了户籍门槛,基本让一些限购措施形同虚设(公号“小易论楼市”《多城集中升级限售政策,合肥会跟进吗?》)。
我们看看那些实行所谓人才引进政策的城市,它们的房价在引进人才之后表现如何:
看到了吗?无一例外持续上涨,户籍门槛越低,上涨越呈加速趋势。这些都是我直接或者间接批评过的城市,实行的是阳奉阴违的“假限购”,他们几乎都打着引进人才的口号,降低落户门槛,进而变相放开限购的口子。其实我有点理解他们“酸酸”的心理(公号“小易论楼市”《合肥为什么没有定向“放松限购”,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如果你仔细研究过这次房价大涨,就知道这次全国房价的上涨并不是同步的,基本上是遵循先一线后二三四线、先东部后西部、先三大城市圈后其他地区的上涨原则。这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也就是说,房价总是先从经济最发达、基本面最好的地区开始上涨。
我们可以看到在三大城市圈房价实现暴涨之后,郭嘉便步调一致的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限购政策,然而这些“恩泽”并未来得及波及中西部省会城市,或者它们还未完全涨过瘾。这就比较尴尬了,正如前文所说的,房价间接决定地价,地价又决定了地方财政收入,你东部城市房价都涨到位了,我中西部城市哪里会甘心?
我想这种“酸酸”的心理,用来解释实行所谓人才引进政策的城市更为贴切。之前的表现中,我一直认为郑州是非常有骨气的,房价刚一上涨,便实行了非常严格的限购政策,不留一丝情面,其严厉程度不亚于合肥。于是乎,我们看到郑州自7月份之后房价一直呈下跌趋势,截至目前也未超过合肥,这完全不符合国家级中心城市的气质嘛,我想郑州骨子里是不服气的。
我只是没想到,郑州这么快就怂了,我也可以预想得到,下一步房价肯定会再次抬头,继续步武汉和长沙的后尘。而这其中的功劳,必定会有所谓“人才”的贡献。
人才引进政策真的能够留住人才吗?
一般来讲,我们郭嘉人口总是从中西部往东部流动、从内陆城市往三大城市圈流动,尽管近年来东部一些淘汰产业进一步往内陆转移,但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并未明显缩小,奋起直追仍是内陆城市不变的主题。
房价上涨对城市发展究竟是促进作用还是遏制作用,我相信很多人到现在也未完全讲得清楚。城市房价不涨,地卖不上价,城市建设就缺乏资金,没有资金,就无法建设软环境和硬环境,城市也就没什么吸引力。但是房价太高,脱离了城市发展的基本面,就又会迫使大批人相继离开。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上位城市和下位城市的概念(公号“小易论楼市”《合肥为什么没有定向“放松限购”,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相信在大部分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中国城市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排名,排名靠前的是上位城市,排名靠后的是下位城市。如果城市房价超过或很大程度上偏离了上下位城市排名,那么这座城市的房价对人才我觉得更多的可能是一种驱离作用。
沿海城市严防死守限购政策不放松,中西部省会城市则降低落户门槛变相放松限购政策,这其实是下位城市的“酸心理”在作怪,如果房价上涨脱离了城市发展的基本面,那么人才政策可能终沦为赶人政策,结果或许会适得其反。
提防“炒房人才”抢走了引进人才的房
其实研究了这么多年房地产,我深知国人对炒房的热爱,而一些炒房人的智慧非一般“人才”二字可以名状。据研究表明,合肥购房者中,投资和投机需求占了35%左右。你要明白这些可以投资投机的人,能够手持重金,其智商就非一般人可比,要相信这些“人才”的自身条件远比你设置的人才引进门槛要高。
刚需对人才引进政策降低落户门槛欢呼叫好的同时,更应关心自己的钱袋子还能否付得起未来的首付。在目前合肥限价的大环境下,价格稍微合理的限价房都是要打破脑子抢的,付全款、号头费、关系户等等乱象表明,好的购房机会依然不是为屌丝刚需准备的。一旦放开人才引进,很难想象“投资投机人才”不会更加破灭刚需买房的梦想。
我发现这两天很多刚需的评论,都表达了对人才引进政策的热切渴望,我就突然觉得很多刚需真的好可怜。不是因为他们买不到房可怜,也不是因为房价上涨让他们没能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可怜,而是可怜zf在对他们实行最大保护政策的同时,他们却依然没有意识到,这其中便不乏所谓的人才。
其实对于大部分刚需而言,如果真的想在合肥安家落户,真的有心留在这座城市,你只需要在合肥连续交上一年社保即可。时间对于吊丝来讲,根本不是事儿,但对于只想在合肥炒房的人,户籍政策就是最大的障碍。一纸政策,便隔离掉大概1/3的竞争者,刚需买到低价房的概率就会更大,我完全想不出刚需变相抵制限购政策的逻辑在哪里。
我知道很多刚需在担心什么,肯定担心在交一年社保的时间里,合肥房价继续暴涨,从而错失了购房时机,这是我这一段时间被咨询到的最多的问题(公号“小易论楼市”《合肥“表亲破解限购”牵动着谁的神经?》)。其实我觉得真的是多虑了,合肥在经历暴涨之后,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需要休养生息,更何况在郭嘉坚持“房住不炒”这么坚决的打压下,限购政策朝令夕改的可能非常小。
限购才是对合肥刚需最大的保护
合肥在2011年3月份限购之后的两年,房价涨幅基本上没有跑过余额宝。即使在2016年重新开启上涨阀门的这一段时间内,合肥房价每年涨幅也都几乎不超过10%,基本赶不上工资的上涨速度。这说明,限购政策对于房价的打压是十分奏效的,而限购政策也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放开,5年的政策消化期足够大部分人上车。
即使政策逐步放开,一些刚需完全有能力在第一时间买房。从2014年来看,尽管合肥在8月份放开限购政策,但整个2015年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刚需完全有喘息机会(公号“小易论楼市”《合肥限购执行一年后,政策会收紧吗?》)。
在合肥市区限购以后,通过对合肥这一年来的房价观察,我发现投资投机需求依然旺盛。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分析过,不限购的肥西县,其靠近合肥市区的区域房价已经跟合肥市差不多了,有些二手房价格甚至超过了同地段合肥市产证的新房(公号“小易论楼市”《2017年前三季度合肥泛经开区房价分析及购房建议》)。很难想象,一旦放开落户政策之后,合肥房价会再次掀起怎样的风浪。
我觉得对于城市中有房的居民来讲,希望房价继续上涨,对于人才引进政策持赞成意见,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有意留在合肥打拼的外地人,应该更寄希望合肥限购政策能够坚持下去,人才引进政策真的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而限购政策才是对合肥刚需最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