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2012年,35岁的吴先生重新“背”上了房贷,在这以前,他已经不做“房奴”很多年。但和上一次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相比,这次做“房奴”感受到更多的是生活的“蜜汁味儿”。
卖掉学区房
考虑改善住房条件
吴先生夫妻都从事外贸行业,他们的第一套住房在市政府旁的国医小区,那是2004年他和妻子刚到宁波时买的,“60多平方米的房子才20多万元,但我们那时候事业才起步,十几万元的首付大多都是借来的,刚入行时手头没什么客户,一个月几千元的房贷,感到压力很大。”
2011年9月,女儿顺利入学,黄栀花巷的房子也完成了“历史使命”,吴先生开始考虑改善全家人的住宿条件,于是,他决定先卖掉江东的学区房,不过在中介公司挂了一个多月,没啥动静。
2月,浙江出台取消择校费新政,学区房借势火了一把,当月月底,他以1.9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出了手。事实上,到了3月份,同样的学区房已经涨到2万元以上,学区房俨然成为上半年楼市“寒冬”里唯一的一缕阳光。
等了两个月
房价涨了2000元
“年初新开盘的青林湾6期卖得特别火,几乎每个月的销售数据都名列前茅,好像比5期的售价还低了2000元。”吴先生说,他们夫妻还有不少朋友都住在青林湾,社区配套也非常成熟,不过,6期挨着机场路,而7期的位置显然更好些,而且房价似乎仍有下降的空间。于是,吴先生咬咬牙对妻子说了三个字:“再等等!”
这一等又是两个月。就在大多数人以为楼市还会继续低迷、价格还会继续下降的时候,今年6月,“宁波再现日光盘”、“外地房企又在高价拿地”的消息突然多了,夫妻俩被这些消息搞得惴惴不安。
6月底,青林湾7期在酷暑中如约而至,均价也热气腾腾地涨到了1.8万元以上。吴先生夫妻在涌动的人群中挤挤蹭蹭,挑了一套130多平方米四房朝南的房子,付完首付、办好手续后,绷了好几个月的弦终于松了下来。
对于这2000元/平方米的涨幅,吴先生看得很淡,“我们不是为了投资,而是自住,为了幸福多花点成本也没什么。”或许,这也是大多数改善型需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