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商品房之外,北京还有政策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简称经适房)和限价房。早在1998年房改时,国务院就下文要求,各级政府应尽快建立起以经适房为主和租售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但是曹建海认为,目前的住房制度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北京的保障性住房不仅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还滋生了钻空子和腐败的空间。
比如,相对于高价的商品房,经适房明显要便宜很多,但要在北京买经适房,条件足以让大部分打工族望“房”兴叹:一、北京户口,且取得3年以上;二、购买经适房的3人户家庭年收入水平必须在4.53万元及以下,人均住房使用面积须在10平方米及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须在36万元及以下。再看北京市限价房购买资格:一、北京户口,且取得北京户口5年以上;二、3人及以下家庭年收入水平必须在8.8万元及以下,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平方米及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57万元及以下。此外,政策还规定,在限价房购买人群中,还要优先考虑“1998年房改之后,没有享受到福利分房而又没有买房的这一部分人群”。
令渴望拥有住房的普通人群不满的是,北京的经适房和限价房已经变成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变相分房的定向房屋。不少国家机关单位纷纷集中购买经适房,以解决内部员工的住房难问题。“资格审查变成了一句空话。”曹建海对记者说,“实际上,由于完全无偿的分配方式已经绝迹,经适房已经成为了福利分房的另一种形式,因为中央机关一直可以购买经适房。此外,所谓的限价房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福利性质。”
“归根到底一句话,普通外地人以及没有关系的北京人,只能购买价格高昂的商品房,但很显然,如今的价格他们也是买不起的。”曹建海总结说。
政府有多种手段降房价
2012年已经过去,房价在年底的反弹,让想要买房的人再次恐慌起来。对此,曹建海认为,2013年房价应该会下降,“经济越放缓,房价就越会失去上涨的基础。在2013年宏观经济形势可能会更加严峻的背景下,房价超前回落的趋势几乎不可避免”。但他同时补充说:“即使现在的房价回落一半,大多数人还是买不起。目前很多城市的房价是家庭年收入的12倍以上,从长期来看,应该让房价回落到不超过家庭年收入6倍的水平,这样才与收入水平相匹配。”
在房价高企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高房价让整个国家经济失去了创造力,老百姓失去了幸福感。曹建海认为这不是危言耸听。“所有人都在拼命工作,拼命挣钱,但仍旧买不起房子。而买得起房子的少数人也成为了房奴,这是最可怕的。想想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自己的收入基本上都拿去还月供了,那实质消费就减少了;老人的积蓄都支援孩子们买房了,自己紧衣缩食,有什么幸福感可言呢?”
要让各个阶层的人群都能解决住的问题,“政府一定要遵守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承诺。手段很多:一是通过房产税等方式打击住房投资投机,迫使房价降下来;二是继续大力发展可以在未来时期购买的公租房;三是出台法律保护租赁者长期租赁的权利;四是赋予小产权房、农村房屋与城镇商品房相同的权利,从体制上促进房屋供给。从长期看,如果能坚持调控政策不动摇,并适时推出房产税,到今年底,一些城市的房价可能会达到回落10%的水平。明年的房地产市场依然是房价回落的一年,即使降价幅度达不到50%,也肯定会高于10%。”
针对“即使房价降一半,老百姓仍旧买不起”的问题,曹建海认为新加坡的做法值得借鉴:“即把住房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对于买不起房子的老百姓,政府除了可以提供保障房,还可以通过拨款方式鼓励社会公益组织建房,然后以福利价格租赁给相应的家庭。”他举例说,2010年,中国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为2.9万亿元,其中仅有463亿元用于廉租房保障支出,占比不足1.6%。如果政府能拿出10%的资金建设保障性住房,2900亿元可以建设2亿平方米,只要坚持建设10年,就会有20亿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面积,足够2亿人居住。“当然,这需要时间,需要细致的构建和耐心,不可能一蹴而就。”曹建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