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记得是5年前,我在做公益活动志愿者时认识了小冯姑娘。我们的相识并不容易,是我们公益机构的负责人给她打了几十个电话,她才走出家门,来参加我们的社会公益活动。
之所以再三邀请她出来做志愿者,是因为当年她的心理出现了抑郁倾向。
那年春节前,小冯与男朋友都准备买房结婚了,却在房产证署名权上平地起了风波。起因无非就是,男方出资买房,女方家长要争个“名”以绝“后患”,双方为此未婚先上火,最终闹僵了婚事。最终一拍两散,成为小冯恋爱多年的结局!
小冯一时想不开,连夜吞服了一瓶安眠药,幸亏她妈有心,早已注意到了女儿日间的反常举动,送医院抢救及时,总算捡回了一条命。可小冯从此一反常态,躲在家“闭门思过”,轻易不肯出门见人了。这可把她妈妈急坏了!于是,冯妈妈打通了我们的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寻求帮助。
帮助小冯走出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说动她走出家门。明着我们是请她出来帮人,其实是帮她,让她转移情绪,尽快摆脱感情失落带来的抑郁。
那天活动中,小冯一直躲在人后,更是与我这个“陌生人”刻意保持着距离,连目光也是对我一晃而过。她对我冷,我对她却要热,得让小冯把自己当成活动的“局中人”才行。我就请她帮我:“我要给他们拍照,你帮我背着摄影包行吗?”她盯着我手里的照相机看了看,总算点了点头。后来,我见她依旧提不起精神,便再次对她说:“我要做一些采访笔记,你能帮我拍照吗?”“我没玩过单反!”“没关系,我设定的是全自动模式,你把镜头对准他们按快门就行。”“拍不好可不要怪我。”“没事,你就当随便玩吧!”这“随便一玩”,我们的交流就有了开始。
一来二去,年复一年,小冯渐渐喜欢上了“志愿者”这个角色,经常不请自来参加公益活动,后来更是做了我的助手,帮我策划、整理公益活动的文案、文稿,人也越来越变得开朗。我们的了解逐日加深,渐渐成了朋友。这时,我就迫切想帮她介绍个男朋友。
许是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我连续几次安排小冯相亲,先决条件都是男孩必须有房,可惜,竟然一次也没成功。去年春节期间,我又给她发去了一条“约会”短信,小冯立即这样回复我:“谢谢啦!我谈上啦!正在考察中啦!”我会心一笑,却暗自希望她的“爱情考察”再不要把房子列入其中。
前不久,“上海公益伙伴日”开幕,我与小冯一起去宣传公益项目。偶然间,我瞥见她的无名指上戴了枚婚戒:“你结婚了?”她笑得一脸灿烂,用自信的目光凝视我:“是啊!上个月领的证。等房子装修完了请你喝喜酒。”我脱口而问:“房子是新买的?”“没有,房子是租的。我现在觉得,为了房子结婚特傻的,租房结婚也没啥大不了,只要他对我好,嘻嘻……”看她幸福的模样,我当真替她开心啊!